7月7日,民政部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二季度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下步工作安排。养老服务司孙文灿副司长介绍近期养老服务领域部署开展的重点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第二季度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老龄工作方面:
联合有关部门印发、《》,联合司法部持续实施“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加强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支持老年人贡献“银发力量”。印发《关于做好“银龄行动”结对帮扶有关工作的通知》,联合中国老龄协会举办全国老年志愿服务暨“银龄行动”乡村振兴江西行示范活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推动开展2025―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
养老服务发展方面:
指导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推进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十四五”以来,共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4.1万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79.8万人次。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养老服务师”新职业。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2025年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助餐服务,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持续健全。“十四五”以来,共完成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补贴支持84万户老年人购置居家适老化产品。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老年用品产品、智慧健康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全国适老化产品总量达21.6万种。印发,推动建立健全养老机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第三季度民政重点工作推进
五是实施好新时代“银龄行动”,加快推动老年志愿服务体系研究,支持加大老年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相关领域服务供给。推动制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政策措施。组织全国“敬老月”活动,持续开展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和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
六是推进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各地优化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适配发展。指导各地开展“养老消费季”活动。扎实推进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孙文灿:
近期民政部在养老服务领域安排部署的两项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养老服务安全管理,提升应急能力水平。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近期民政部印发,对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作出规范。《预案》是根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纳入新一轮应急预案制订计划的国家层面部门预案,主要明确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对的总体要求、事件分类分级、应急管理体系、处置与救援、善后处置与调查评估、应急保障、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等事项。其中,在处置与救援中重点对民政部部级层面响应处置作出规定,同时体现对地方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的指导性。大家都知道,养老机构入驻的多数是失能和失智的老年人,自救能力差又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历来是应急服务保障的重点单位。《预案》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对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中养老机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组织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增进老年人福祉。为深入贯彻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的通知要求,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2025年全国“服务消费季”安排,民政部、商务部拟于7月至12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并于7月1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启动仪式,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更好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问题一 澎湃新闻网记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工作,养老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方面,请问民政部部署开展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有哪些具体举措?
孙文灿:
为丰富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民政部、商务部在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中,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豪门国际 将指导各地创新形式组织开展本地区“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充分挖掘中秋节“团圆安康”、重阳节“敬老爱老”等传统节日内涵,依规举办养老服务领域博览会、展销会等,争取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标志性老年产品用品市集和康复辅具精品展区。
二是提升服务质效,深入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鼓励各地优化补贴申领流程,通过线上“一键申请”、线下社区代办等方式,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精准覆盖更多老年人。鼓励各地通过“硬件升级+智慧赋能”,推动老旧家具更换与智能家居配置相结合,助力老年人实现从传统居家养老向智慧养老迈进。
三是加大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高品质生活需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消费季期间,围绕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推出衣、食、住、行、用、医、养、乐等产品及服务,满足老年人高品质晚年生活需要。支持各地开展养老机构开放日、试住体验等活动,助力老年人更加便捷了解养老服务。
四是实施惠老助企政策,降低企业服务成本。支持各地用好各渠道资金,实施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推出消费满减、积分奖励兑换、老年送餐服务补贴等惠民措施。鼓励各地以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项目为抓手,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培育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养老服务机构。落实养老服务机构水、电、气、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政策和有关税费优惠政策,推进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落地,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五是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业态。支持各地引导养老服务和老年产品用品企业利用直播带货、达人探店等方式灵活营销,鼓励打造定位服务中老年人的专属直播间。支持在养老服务机构、文博场馆、景区、街区等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组织开展“银发游园会”等活动,大力推动康复辅助器具进社区、进家庭。通过这些措施,豪门国际 将努力营造良好养老服务消费环境,充分释放银发消费潜力,不断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
问题二 总台央广记者:
民政部制定养老机构应急预案主要有哪些考虑?下一步如何做好贯彻落实?
孙文灿:
近年来,养老机构数量规模不断增长,分布范围日益广泛,受到突发事件影响也与日俱增。养老机构入住的大多数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由于缺少自救能力,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容易受到损害。因此,制定并落实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养老机构应急处突能力非常重要。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民政部门会同有关方面在应对处置这些突发事件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定《预案》,就是要将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最大限度防止应急处置中出现忙乱、失误,不断提高应对养老机构突发事件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下一步,民政部将以《预案》宣贯落实为契机,强化养老机构应急管理工作。
一是指导地方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核心要求,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推动各级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完善本层级和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形成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对提供制度保障。重点是要压实养老机构的主体责任和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做到真用、真练,不搞花拳绣腿,要练真功实招。
三是结合《预案》贯彻落实,指导地方民政部门继续探索区域养老应急救援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养老机构改造升级设施设备,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快健全养老服务应急管理体系。
问题三 中国网记者:
维护老年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促进老年群体消费的关键一环,也是营造养老服务良好消费环境的重中之重。在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期间,民政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消费权益?
孙文灿:
老年人是消费领域的重要群体,也是消费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之一。近年来,一些涉及老年人的消费诈骗手段花样翻新,给老年人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让老年人心有疑虑,一定程度上也造成老年人不敢消费的情况。在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期间,豪门国际 将把保障老年人消费安全作为重要内容,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坚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让老年人放心消费、安心消费。
一是加强教育宣传,提升防范意识。指导各地统筹多方资源,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安全教育宣传行动。通过社区宣讲、公益广告、短视频科普、反诈情景剧等多样化形式,向老年人普及消费维权基础知识,揭露“代办社保”、“养生讲座退费陷阱”等常见诈骗手段和新型犯罪套路。同步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提升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养老防诈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指导各地加强部门协调,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聚焦老年人消费维权重点领域,以提升消费体验和促进理性消费为目标,不断强化老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推进虚假宣传方式推销药品与保健品、养老项目非法集资、医疗美容诱导消费等重点侵权问题治理。
三是畅通维权渠道,建立快速处置机制。指导各地公布养老服务消费投诉举报电话,让老年人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反映、及时处理。推动建立老年人消费纠纷快速调处机制,简化维权程序,提高处置效率,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
四是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监管措施。推进养老机构明码标价,让收费标准公开透明,防止乱收费现象。落实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政策,规范预收费行为,保障老年人资金安全。同时,开展养老服务质量监测,对养老服务市场进行全面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问题。
下一步,豪门国际 将以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为契机,持续压实各地责任,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推动各项保障措施落地见效,切实筑牢守好老年人消费安全防线,让老年人消费更安心、生活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