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供给看,养老服务不断丰富,银发产品加速迭代。在多项政策措施的综合支持下,养老服务方式和银发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上半年全国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40.9%、14.1%、8.8%,呈快速增长态势。生产制造方面,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康复辅具制造、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14.7%、12.1%、6.9%。从需求看,银发群体消费潜力巨大、喜好多样。刚需、健康、悦己成为银发消费的三大核心驱动力。上半年养老服务刚需多元增长,社区养老照护服务、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30.4%、22.6%、18%。健康消费增速亮眼,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文娱消费提质升级,老年旅游服务、体育健康服务、文化娱乐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26.2%、23.9%、20.7%,反映出银发群体从“养老”转向“享老”,悦己属性显现。从趋势看,数字化赋能银发经济发展新方向。5G、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银发产业中深度融合应用,产业数字化蓄势待发。上半年全国银发经济企业购进信息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 16.9%;智慧养老技术服务、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33.7%、32.6%。(来源:上市公司南京新百2025年半年度报告)
一、2025年上半年养老上市公司财务表现
从2025年上半年财报来看,养老相关企业业绩呈现 “冰火两重天” 的局面,不同细分领域差异显著。
发力养老行业,智慧养老业务的上市公司国脉科技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继一季度取得历史最佳开年后,半年度净利润再创新高。2025 年 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995.54 万元,同比增长 11.78%,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1.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37.96 万元,同比增长 94.39%,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12.03%。公司净利润已连续 10 个报告期增速超 35%,连续 4 个报告期增速超 50%。
公司未来战略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首个模拟居家养老的身联网社区“国脉大学养老”开始推广,并与公司推出的居家养老 AI 智能体形成协同生态,通过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重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随着产教融合战略的持续推进,教育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公司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带来良好的协同效应,半年度费用总额同比下降近 40%。
港股上市公司北京健康 2025年上半年养老机构床位收入为264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
港股上市公司兴业控股受益于港澳“北上养老”趋势,大健康养老业务收入1.09亿港元(同比+12.9%),拥有医养床位4390张(佛山第一),上半年净利润4486.6万港元。
泰康养老虽非上市公司,但受益于其保险+医养模式的成熟,和规模效益,其上半年净利润达:4.22亿元,成为公开业绩的养老类公司中业绩最好的公司之一。
通过对上市公司半年报及相关公司的业绩分析,可以看出:
1、养老金融保险领域表现亮眼:以泰康养老为代表,其“支付+服务+投资”的商业模式优势明显,净利润规模较大且增长稳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
2、智慧养老科技企业增长迅猛:国脉科技凭借“AI智能体+身联网社区”概念,业绩预增显著。这类企业轻资产运营,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3、传统养老服务运营仍面临挑战:尽管北京健康的养老床位收入实现了22%的增长,但行业报告普遍指出养老社区及医院运营板块受重资产模式和高人力成本拖累,毛利普遍承压。盈利能力提升仍需突破。
4、老年用品及医疗器械板块分化明显:该领域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能维持45%-80%的高毛利率。但这也意味着高额的销售和研发投入(销售费率约35%,研发费率约41%),企业需要持续投入以保持竞争力。
作为南京新百养老板块的核心公司之一的安康通,通过分析其近年来的财务报告:2021年半年报数据,净利润:1,798.88万元,2022年半年报数据,净利润:-2,755.98万元,2023年半年报数据,净利润:-3,745.00万元,2024年半年报数据,净利润-2,440.52万元,从年度数据来看:2021年全年净利润:9,316.77万元,2022年全年净利润:2,502.94万元,2023年全年净利润:1,190.43万元,2024年全年净利润:-9,578.93万元,自新董事长上任以来,安康通的亏损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仍然持结亏损。短短的几年时间,安康通从净利润9000多万到净亏损9000多万,也是“冰火两重天”。
二、2025年下半年养老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结合上半年财务数据和当前政策环境,下半年养老行业发展趋势可能如下: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但伴随规范管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已将放宽养老市场准入、强化金融支持列为重点。下半年,更多细化政策(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大、智慧养老应用试点)有望落地,为行业注入活力。同时,监管层也会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的规范管理,防止“伪养老”产品侵害消费者权益。
科技赋能智慧养老加速落地:“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AI、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养老领域的深度融合。下半年,智能护理机器人、健康监测平台、远程医疗等“硬科技”产品和应用将更广泛地进入养老机构和家庭,旨在提升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技术的发展将形成智慧养老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养老金融创新持续深化:随着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突破1亿,金融机构将更积极地开发和管理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理财等产品。养老REITs(如已获批的“泰康豫园养老基础设施REIT”)为盘活重资产养老项目提供了新路径,下半年可能看到更多类似金融创新。
行业整合与差异化发展并存:一方面,实力雄厚的巨头(如保险公司、房企)通过收购兼并扩大市场份额的趋势可能会延续;另一方面,更多中小企业会寻求在细分领域(如特色专科护理、文旅康养、社区居家服务)构建专业化、差异化优势。
专业精准服务将创新服务模式:今年热门的药食同源、中医康养服务等专业服务,将创新养老行业的服务模式,形成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药食同源和专业的中医服务等适合中国老年人的特色、专业服务,形成与国外养老服务不同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支付能力与盈利模式探索仍是核心:如何撬动老年人的实际消费潜力仍是行业痛点。下半年,除了依赖社保和长护险,市场会更积极探索 “商业保险+养老服务”、“会员制”、“时间银行” 等多元化支付模式。企业需要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